毛泽东

欣闻丨毛泽东致周扬信函的历史意义与理论价值(毛主席书信141)

此篇看了,写得很好。你把文艺理论上几个主要问题作了一个简明的历史叙述,藉以证实我们今天的方针是正确的,这一点很有益处,对我也是上一课。只是把我那篇讲话配在马、恩、列、斯……之秣觉得不称,我的话是不能这样配的。此外,第十页上“艺术应该将群众的感情、思想、意志联合

毛泽东 书信 周扬 欣闻 周扬信函 2025-11-16 06:00  3

毛主席多次谈起长征,心情很沉重、很复杂!

1965年3月24日,毛泽东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团说:“我们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,外国人认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很光荣,我们也说光荣,没有被消灭掉。可是,那是犯了错误的结果,三十万军队剩下了二万五千人。这就有收获了,头脑清醒了,高兴了。想一想,为什么会如此?就是因

陕北 长征 毛泽东 毛主席 二万五千里 2025-11-15 22:03  2

张胜东:以形传神铸伟人,以魂化人传精神

在影视圈,特型演员的选拔堪称严苛。张胜东凭借与青年毛泽东神似的面容脱颖而出,但真正让他在业内站稳脚跟的,是对角色内核的精准把握。为还原毛泽东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的状态,他查阅三百余份历史资料,模仿湖南方言的声韵特点,甚至通过控制饮食保持角色应有的清瘦体型。在

伟人 毛泽东 特型演员 中山装 张胜东 2025-11-15 20:26  2

毛泽东“人民战争”思想为何天下无敌?

我站在历史的高处俯瞰,见过太多军事天才的兴衰。亚历山大凭借方阵横扫波斯,拿破仑以机动速度击溃欧洲联军,巴顿靠装甲突击横扫欧陆。然而这些辉煌都如流星划过,唯有毛泽东的“人民战争”思想,像一座灯塔持续照亮了二十世纪的战争迷雾,并延续至今。今天我要揭示的,不是一种战

毛泽东 解放军 游击战 论持久战 人民战争 2025-11-15 13:29  2

50年代对台,毛泽东的心态转变:从武力到和平,只因这三种考虑

谁也没想到,1950年6月朝鲜枪声一响,台湾海峡直接变“内海”——美第七舰队横插一脚,毛泽东原定的“1951年春节前解放台北”计划,被当场按了暂停键。更悬的是,1954年美军在冲绳备了套“原子弹打击预案”,目标清单里赫然出现上海、广州。消息传回中南海,据说毛自

毛泽东 士林官邸 毛在 吴努 菠萝糖 2025-11-15 19:10  2

中国出了个毛泽东

1949年的北平,新中国将要成立。街头很安静,没有马蹄声,也听不到兵器撞击金属的刺耳嘶响,只是人们在四处议论。到底什么飞机大炮、百万大军,究竟要改变什么?那时候,普通人心里没底,谁掌控了未来大家都说不清。可有一句话一直在民间散了开来,说道:若没毛泽东,嗯嗯嗯。

周总理 毛泽东 领导人 北平 王跃文 2025-11-15 14:14  2

毛泽东为何被称作领袖“天花板”?百姓眼中的答案藏着民族密码

最近网上热议一个话题:为何毛泽东能被称作世界领袖的"天花板"?有人翻出他长征时期的诗词,读到他指挥千军万马时写下的"雄关漫道真如铁",也有人想起他面对美苏封锁时的"三个世界"理论。但普通老百姓谈起他,说的却是更实在的事——比如村里老人常念叨的"自力更生",或是

民族 毛泽东 不信邪 窑洞里 张章 2025-11-15 01:10  2

贺子珍最后一次瞻仰毛泽东 带磨边日记本无声泪别

一九七九年九月八日,北京天气很好,阳光暖和,贺子珍从上海坐专机过来,她已经八十九岁,女儿扶着她走进人民大会堂里的纪念堂,她没穿讲究的衣服,也没带别人跟着,只带着一本日记本,边角都磨毛了,封面上写着“一九二八年五月,井冈山的杜鹃花开得很红”,她站在水晶棺前面,看

日记本 泪别 贺子珍 毛泽东 磨边日记本 2025-11-15 13:28  2

未发出的《致毛泽东先生书》:白崇禧放弃的,不只是广西&

1949年12月的海口,潮湿的海风裹挟着火药味。李宗仁站在机场跑道上,望着即将飞往台湾的专机,对白崇禧说出了改变两人命运的最后劝告:"健生,听我一言,去香港或美国,台湾绝不可去!"此时的白崇禧手握15万桂系残兵,美国第七舰队正游弋南海,中共方面通过黄绍竑传来的

广西 毛泽东 白崇禧 桂系 黄绍竑 2025-11-14 21:26  1